你知道吗?全世界有7000万华人,也就是说,地球上几乎每10个人里就有1个和中国有关。在我们曾经的对手日本,现在竟然生活着一百多万华人,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。这些华人是怎么来到日本的?都经历了哪些风雨?他们到底算日本人,还是中国人?故事背后,早已不是简单“移民”二字那么简单。那么,日本的华人,这条横跨千年的故事线又藏着什么大秘密? 有人说,日本的华人就是下南洋的翻版,都是出国做生意、打拼财路的老百姓;也有人站出来反驳:才不是!日本的华人更像欧美那一票留学生、新移民,书卷气很足,和中国的联系比谁都紧。两派吵得不可开交,但事实却让谁都尴尬。日本华人的历史,其实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——有富商名流,也有漂泊苦力,有主动选择,也有被迫流亡。他们半只脚踏在中国,半只脚踏在日本,这种身不由己的“中间态”,到底意味着什么?而且日本对华人的态度,也像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,是欣赏、利用,还是防备、隔离?说到底,这一百万的华人,究竟是夹在中日之间的桥梁,还是成了两国关系的“夹心饼”? 想弄明白日本的华人,得翻开一部大书。从唐朝时期开始,便有人漂洋过海到了日本。那会儿都是些什么人?不是逃难的底层,而是僧人、能工巧匠、做生意的生意人——有点像今天的“高学历技术移民”。后来到了宋朝,贸易火了,往返两国的商人越来越多,许多干脆定居日本。有人专程去了日本建中国式祠堂,修成当地的“唐人街”,这比现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历史都早。当年有融入,有保守;有赚钱的,也有落难的。日本的华人有的结了日本媳妇,有的成了日本农民,更有不少像孙正义这样,家族几辈都在东亚各地“迁徙打拼”,身份说不清道不明。中国普通百姓怎么说?有人羡慕“会走路的银子”,也有人担心“出了国就是外人”。从下南洋到东渡日本,每一条移民路上,都是父母一代的心酸和下一代的犹豫。 在历史上一段时间,日本华人仿佛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。明治维新后,老华人家族慢慢被日化,新移民寥寥无几。再加上日本社会一直高度“封闭”,外来者被各种制度隔离,住得近,心却远。比如当时的“唐人坊”,中国商人被划定界限,日子“关在小圈子里”。表面上看,社会风平浪静,好像一切都归于平淡,华人日渐稀少,也没再起大风大浪。但这份平静,其实只是表相。底层的分隔和文化的差异没有消解,反倒在暗地里滋生着更深的隔阂。一些极端声音甚至说,华人在日本根本融不进去;也有人质疑,既然日本不欢迎,干嘛还要去? 纸包不住火,短暂的假平静总会被打破。20世纪初,世界变了天。甲午战争后,日本控制了朝鲜和台湾,各地人口流动起来。一些原在朝鲜和台湾“打拼”的华人,阴差阳错地成了日本居民。谁能想到,像孙正义那样的日本大企业家,居然“祖上是福建”的?再有,二战临近末期,大量华人、亲日分子乃至“汉奸”一路“跑路”到了日本。旧社会的身份被打碎,谁是正宗、谁是混血、谁算外来人,一下子说不清道不明。而后改革开放了,新时代的留学生、技术人才和小老板批量进军日本,“新华侨”成了日本华人新面孔。日本华人圈又迎来了新一轮大膨胀,中日之间的个人故事纷至沓来——一夜之间,华裔、华人、日本人、老华侨集体“碰撞”,种种龃龉与矛盾激烈升级。外界看热闹:这帮人到底算哪边?而华人自己,也陷入了身分认同的选择题。前面埋下的文化隔阂、身份焦虑、代际冲突这时全爆了出来。 大戏过后,一切仿佛又恢复平静。但这份“表面稳定”,隐藏的危机更大。一方面,日本本土对外来移民始终充满保留,新的华人一批批到来,老的还未完全“安家”。日本社会有的地方欢迎华人贡献,有的眼里一直带着戒心。语言、习俗、文化、身份,桩桩件件全是障碍。孩子在学校会不会被叫“外来者”?工作时能不能被重用?婚姻、房产、社保,一个个实际问题摆在眼前。不同年代的华人对祖籍和中国的感情,也有巨大分歧。老一辈觉得“我虽在海外心在华”,小一辈说“这就是我的家”。同源不同命,各种分歧难以调和,和解遥遥无期。甚至针对华人的歧视事件偶有发生,华人内部也有小圈子排外,团结不易,夹缝求生。而日本社会对影视、历史教材里中国形象的刻画,某些偏见依然难以消除,新的危机始终在阴影中等着“爆雷”。 都说华人是世界上最会“活络”的一群人,不管飘到哪儿都能扎下根、开花结果。可到了日本,真像有人说的那样“根本无压力,一进唐人街就是自己人”?可别闹了,那是想当然。不少老留学生明明已经留日几十年,依然要力证“我是中国人却更像日本人”;许多新生代打拼多年,工资不高房子不好买,融不进中国圈子,水土又不服日本乡土,只能“夹在中间”两不得利。大家口口声声说“中日友好靠你们”,可真要風吹草动,谁替他们撑腰?往日那些“逃难东渡就能翻身”的传奇故事,现在留给后人,只剩一地鸡毛的身份烦恼与文化迷茫。如果说日本社会一点问题没有,华人过得都舒坦,那真是天大的“好现实”——反正都成了“日本人”,还有什么融不进去的?敢情就没人记得当年被划进“唐人坊”的孤独,也没人问为什么同源同种的身份,到了日本就成了标签? 都说“华人哪里都能成龙”,可在日本这片岛屿,身份像“夹生饭”一样——夹在中日之间,不热不凉,自己人还是外人没个准信。你怎么看?是应该彻底日本化“融到骨子里”,还是坚持传承中华血脉?你愿意让你家孩子以后做一个“日本华人”,还是宁愿在中国给他一个“纯正”身份?大家留言聊聊,身份困境,到底谁说了算? |
华人资讯网
Copyright © 2014-2024 chineseol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华人网